首页 > 培训招生知识
如何成为首席月嫂?这些东西必须掌握
1

肠绞痛



发病表现


1、新生儿肠绞痛常见的症状是宝宝会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也不肯停下来。

2、有些新生儿还会有头部摇晃、全身拱直、呼吸略显急促的现象;同时腹部往往会有些鼓胀、两手掌会握拳、两脚则会伸直或弯曲,妈妈摸宝宝的小手小脚会感到发冷。

3、上面这些表现可以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久,妈妈无论如何摇、抱、哄,往往都不太有用,要直到宝宝哭喊到筋疲力竭方才会停止。有时在宝宝排便或放屁后会稍有改善。此种病症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不过最常发生在黄昏或傍晚,每天几乎都发生在某一固定的时段。


形成原因


肠绞痛的发作是因为婴儿肠道和神经发育都不够成熟,消化系统各个阶段的运动/蠕动不受神经很好的协调控制,肠内气体不能顺利排出,形成了肠绞痛的基础。



解决办法


1)你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给孩子用安抚奶嘴(有一位儿科医生的至理名言是"一定要堵住那个发出不和谐声音的窟窿")

2)可以用一条浴巾把宝宝暖和、舒服地裹起来

3)可以把他放进摇篮里或者婴儿车里摇一摇

4)可以用前背式婴儿背兜带着宝宝做长距离的散步;可将宝宝抱直。

5)可以给他做腹部按摩

6)可以在他肚子上放一个盛着温水的瓶子

7)你也可以把宝宝横放在膝盖上,给他按摩背部;在肚子上涂抹薄荷等挥发物可促进肠子排气,或给予通便灌肠,有时也会有效。

8)让宝宝喝些母乳,亲密接触也有助于安抚宝宝。若是仍无法改善,或连续几个晚上都会发作,就必须找医生做详细检查。

9)亢奋的宝宝在安静的环境下会平静一些,因此要保持房间的安静,尽量避免客人的打扰,说话要轻一点,照顾宝宝时的动作要慢一点。

10)病情严重,请及时就医。



2

新生儿黄疸



发病表现

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孩子没有什么不适,第4~5天最黄,在第 1~2星期消失,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


形成原因


生理性黄疸

单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如新生儿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不成熟、肠肝循环,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出现的黄疸,临床上称为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孩子没有什么不适,第4~5天最黄,在第 1~2星期消失,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

病理性黄疸

如果黄疸出现太早、上升得太快,或持续的时日太久,都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造成的原因有母子血型不合(可以是ABO或Rh血型不合)、血肿块、重症感染、蚕豆病造成的溶血、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以及代谢性疾病等。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足月儿黄疸时间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并/或黄疸进行性加重。3、黄疸较深,连同足底、手心的皮肤也发黄。4、皮肤呈黄绿色,伴大便色泽变淡或呈灰白色如油灰状、同时小便深黄。5、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皮肤黄染。6、在皮肤黄染期间,婴儿伴有拒奶、少哭、多睡、呕吐、腹泻、两眼凝视、尖声哭叫以及抽搐等异常情况。

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可能会持续较久,或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其中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如果是因喝母奶引起的黄疸,暂停母奶2~3天,黄疸会很快降低。黄疸降低后继续喂母奶,黄疸可能会稍微升高,但无须因此而停喂母乳。目前尚无文献报导母乳引起的黄疸会伤害到宝宝。


解决办法


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必着急。但是,吃奶不好、饥饿及便秘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2、合并炎症等各种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有无疾病的征象,如发烧、呕吐、精神萎靡等。3、母乳喂养时要有心理准备,宝宝出现黄疸的时间可能会较久。若实在担心黄疸偏高,可以停喂母乳2~3天,黄疸会很快下降,以后仍可继续喂哺母乳。4、怀疑病理性黄疸时,应及时送孩子去医院诊治。


3

新生儿肺炎



发病表现


①早期的表现多为呼吸急促、费力、不规则、咳嗽、吐奶等。

②口周、鼻周会有不同程度的发青,有时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等。③呼吸较快,甚至可能伴有呼吸困难等表现。


解决办法


①体温不升者应保暖。

②细心喂养。

③常规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及血糖监测,保持内环境稳定。

④置于中性温度环境,加强营养,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不能经口喂养者予肠外营养,保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⑤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清理呼吸道,有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吸氧或给予机械通气。

⑥痰液较多或咳嗽者予胸部物理治疗,包括药物雾化吸入、体位引流、背部叩击、震荡等。

⑦抗病原体治疗,临床上多采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根据病情选用其他药物。


预防措施


①孕母注意保健,防止胎内感染。

②分娩时避免窒息,防止吸入羊水、胎粪。

③加强新生儿保健,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

④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⑤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肘部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包起来轻轻擦干。


返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