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催乳师知识课堂 >
新手妈妈的苦恼,别把涨奶当成有奶的评价标准

 

有关涨奶的常见问题
Q1:宝宝吃奶了,可我还没有涨奶的感觉,能让宝宝吃饱吗?
涨奶并非是乳房有奶的标准,按照宝宝的需求哺乳才是保证妈妈乳汁分泌与保
持乳房健康状态的最好方式。通常在新生儿以及小月龄宝宝的哺育阶段,每日8~12次的哺乳次数能够有效缓解妈妈们涨奶的情况。

如果一味地将涨奶作为哺乳的标准,反而会人为造成乳汁分泌不畅,导致乳房减少产量,或因长时间涨奶,乳汁未及时移出而引起乳汁淤积,严重的还会诱发妈妈乳腺炎等风险。

另外,涨奶的感觉每个妈妈体会不同,有些妈妈明明乳房已经很涨了但自己始终未觉察,这种情况下,你还认为以涨奶作为哺乳的信号是正确的吗?

Q2:乳房涨硬,可是宝宝睡着了不醒,这时候该怎么办?
不必限制哺乳的时间段与哺喂的时长,如果此时宝宝处在浅睡眠,完全可以让宝宝在半梦半醒状态帮助妈妈将乳汁移出,直到妈妈感觉乳房舒服了,就可以放心和宝宝一起安睡了。

如果此时的宝宝沉浸在自己的睡梦中,妈妈也可以借助吸奶器将乳晕部分的乳汁适度移出,只要感觉乳房不涨痛即可,乳房是器官,不是容器。

产后最初几天,乳房受到宝宝的吸吮刺激后,乳腺组织切换到“工作状态”。此时的乳房因乳腺管涨奶扩张、淋巴及局部血流增加等原因,产生发热、充盈、沉重或涨硬的感觉,在哺乳后,随着乳汁的移出,乳房内压随之降低,妈妈的乳房变得轻盈而柔软,但涨奶的感觉却留在妈妈的记忆中。很多妈妈就是从涨奶开始母乳哺育的。

另外,产后初期哺乳不及时,乳房过度涨奶还会释放一种抑制因子--FIL,这种物质会使乳腺细胞不再制造乳汁使乳汁分泌量逐渐减少,以保护乳房,避免过度涨硬。所以说,产后及时开奶哺乳,对妈妈和宝宝都大有好处。

新手妈妈的苦恼

宝宝出生后,新妈妈总被长辈说没奶,原因是她的乳房不涨。婆婆在她喂宝宝前总会“检查”一下,如果乳房不那么涨硬,老人就会坚持说妈妈奶还不够,先给宝宝添加奶粉。妈妈哺乳的时候,老人也习惯在旁边看着,宝宝稍有停顿,老人就开始嘀咕“是不是没奶了,快给宝宝冲奶粉吧!”。

新妈妈每天就在这种惴惴不安的情绪里,等待自己涨奶。但随着涨奶现象出现时,还有一个问题让宝妈苦恼。总是漏奶!好不容易有奶了,怎么能将乳汁都漏出去了呢?漏出去就更等不到涨奶的时候了。

但是,人体是一个精妙的结构,乳房会顺应宝宝的适量达到彼此平衡的关系。当妈妈和宝宝的“供需关系”达到了平衡,妈妈涨奶的感觉也会减少。没有了涨奶的感觉,新手妈妈会误认为自己的乳汁开始减少。想知道你的宝宝是否能够吃饱,不是哺乳时数他吃奶时吞咽的声音,而是用乳房感觉宝宝吸吮的节奏和力度,看宝宝的吞咽动作。哺乳后观察宝宝的小便量和大便性状。大部分情况下,妈妈保持乳房柔软,有利于乳腺排入通常,也能够帮助宝宝吃的顺利、舒服。

 

宝妈咨询我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仔细询问宝宝的身高体重喂养大小便状况等信息,判断宝妈的母乳完全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只是她的家人,一直将“涨奶”作为“有奶”的评判标准,走进了误区。

一定要“涨得像石头一样”吗?
一些老人认为乳房“涨得像石头一样”才是下奶和有奶的标准。这其实与他们自身的经历有关!在我们父辈育儿的年代,几乎没有亲子同室,产后3天才是真正的母乳哺育,而现在,24小时亲子同室可以让宝宝随时获得母乳,宝宝有效吸吮越多,乳汁分泌越多,妈妈通常也就没有机会让乳房过度充盈“涨得像石头一样”。然而时过境迁,如果再忆当年的标准来判断产后妈妈有没有奶,肯定是不行的!

别把涨奶当成有奶的评价标准
很多像小安一样等待涨奶的妈妈们忽略另一个问题:只要处在哺乳期并且持续接受宝宝吸吮刺激信号,乳房就会一直“工作”--分泌乳汁

 

不要让乳房处在过度涨奶的状态,否则乳房会认为宝宝此时并不饿,会自动“减产”,人为地造成乳汁减少。而多长时间涨奶和妈妈们的喂养习惯、福让大小都有关系。如果是大乳房妈妈,是属于“存货量”比较大的,当宝宝月龄较小吸吮频繁时,本身就不容易涨奶,但这是依然可以让宝宝吃饱。

建议一直等待涨奶的妈妈按照宝宝的需求、妈妈的乳房状态两方面来进行哺乳,同时观察宝宝每天的大小便情况,多和宝宝一起,慢慢乳房会配合好宝宝的时间表,调整相应的泌乳节奏。

估计新手妈妈总听“过来人”讲,乳房“涨的像石头一样”才是下奶和有奶的标准吧!但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涨奶就表示奶水充足?不涨奶就不够小宝宝吃了呢?乳房整天软趴趴,这可怎么办呀?

 

返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