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嫂知识课堂 >
注意宝宝早教的误区

当宝宝的技能和感觉不断开发出来后,宝宝发现可以从行动、探索中以及了解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满足。尽管宝宝在父母离开时会感到很难受,但宝宝主动选择离开依恋对象去探索时,在宝宝身上看不出一点难过的迹象。一旦宝宝学会走路,宝宝就开始自己去探险,有的时候先来找妈妈,拉着妈妈,或者一个人走向另一个方向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早期的探索行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大胆。这一切都是被期望变得有能力这种动机所驱动的。新奇、复杂、变化这类新鲜有趣的刺激将宝宝从舒适且熟悉的依恋对象身边吸引过去,但刚刚获得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依恋的终结。在个体的一生之中,探索新经验,拓展个体能力的愿望和与所熟悉、所爱的人保持新密的关系的愿望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依恋关系中获得安全感的宝宝对于探索和发展独立自我等方面而感到安全。通过探索,宝宝不仅可以从外界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探索的意义还在于宝宝反过来还会把来自外界的收获运用于与自己熟悉的慈爱的人的交往上。

人格的形成: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的宝宝面对问题时,不仅有热情,也有毅力。当宝宝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很少乱发脾气,愿从父母那里获得倾心的帮助。这样的宝宝长大后,则更可能成为领导者,善于主持游戏活动,成为他人愿意结交的伙伴,对其他人的痛苦有同情心。这样的宝宝有更强的自我决定能力,对新事物表现出更大的好奇心,更喜欢学习新技能,追求目标时更有魄力,不会轻言放弃。这并不是说早期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就会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不可逆转的决定作用,或许有些可以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通过其他方式修复当初由于缺乏安全的依恋关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一定不菲。

应注意教新生宝宝说活的误区:

1、认为宝宝听不懂:刚出生的小宝宝,对成人的话虽然听不懂,但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宝宝微笑,对宝宝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时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宝宝的脑子里。随着宝宝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孩子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成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孩子会转身去找,说明孩子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2、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以后,而宝宝还不会从口中说出,如果说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时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宝宝。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自己的意图,自己的要求就已经达到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可以给宝宝一个空水瓶,宝宝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就应该鼓励宝宝,这时不小的进步,因为宝宝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3、用儿语和宝宝说活:儿童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用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父母对宝宝进行教育时,应了解这一规律,但又不能迁就宝宝,而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宝宝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宝宝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如说抱抱时,就张开双臂面向妈妈,表示要妈妈抱。到了1岁6个月左右,宝宝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吃饭饭”、“妈妈抱”;快到了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宝宝用小儿语言,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许多家长因此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和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宝宝过度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无论宝宝怎样说话,父母都应该用正确的语言来回答,并用标准的话语来纠正宝宝的话,通过父母的正确语言示范,宝宝能较早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返回
关闭